全省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、广大造价从业人员:
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,劳动者是行业最宝贵的财富。保障从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,不仅是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,更是我们工程造价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。当前,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造价咨询工作虽主要涉及脑力劳动,但现场踏勘、工程量核实、全过程咨询驻场服务等环节仍存在一定安全风险,同时,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保护也需持续加强。
为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提升全行业安全意识和劳动保护水平,营造安全、健康、和谐的工作环境,江西省工程造价协会特向全体会员单位及行业同仁发出如下倡议:
一、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,压实主体责任。
各企业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,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摆在首要位置。建立健全覆盖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,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,确保安全责任层层传导、有效落实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,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。
二、 强化全过程风险管控,消除事故隐患。
1. 项目前期:在编制工程量清单、招标控制价、投标报价时,应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,科学、合理、足额计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,从源头上保障安全生产投入。
2. 过程服务:在提供全过程造价咨询、结算审核等服务时,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、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情况的关注。鼓励造价工程师在踏勘现场、驻场服务时,主动识别现场安全隐患(如高空坠落、物体打击、临时用电、消防安全等),并及时提醒相关方整改。严格遵守现场安全管理规定,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(如安全帽、反光背心、劳保鞋等)。
3. 内部管理:定期开展办公场所(特别是资料室、档案室)消防安全、用电安全检查。加强车辆交通安全管理。关注员工职业健康,改善办公环境(如采光、通风、桌椅符合人体工学),防范颈椎病、腰椎病、视力下降等职业相关疾病。
三、 加大安全投入与教育培训,提升防护能力。
1. 保障投入:确保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所需资金投入到位,用于购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、改善工作条件、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等。
2. 深化教育:将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知识纳入员工常态化培训内容。重点加强对新入职员工、外派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,使其熟悉岗位风险、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避险技能。培训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。
3. 培育文化:积极营造“人人讲安全、事事为安全、时时想安全、处处要安全”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。鼓励员工主动报告安全隐患,积极参与安全改进建议。
四、 健全劳动保护机制,关爱员工健康。
1. 落实法规: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作时间、休息休假、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法律法规规定。保障员工依法享有的各项劳动保护权利。
2. 健康关怀: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,关注员工身心健康。建立员工健康档案,对存在职业禁忌或健康问题的员工,应合理安排工作。积极组织文体活动,缓解工作压力。
3. 防护到位:根据工作需要,为员工(特别是外勤人员)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(如安全帽、反光背心、防晒防寒用品、应急药箱等),并监督其正确佩戴和使用。
五、 加强应急管理,提升处置能力。
制定和完善针对办公场所、外出踏勘、驻场服务等不同场景的应急预案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(如消防疏散、急救知识实操),确保员工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。
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,劳动保护工作情系万家。让我们全省工程造价行业同仁立即行动起来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从自身做起,从细节抓起,共同筑牢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,切实保障每一位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为构建和谐稳定的行业发展环境,推动我省工程造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!
江西省工程造价协会
2023年4月25日